2019-07-11
为纪念建党成立98周年,激励支部党员的爱国主义情怀,按照弘爱医院党委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计划要求,我支部特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参观思明区江夏堂,开展“迎七一”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。
7月11日下午,第一党支部14名党员、2名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前往思南社区参观江夏堂。党员涵盖神经外科、功能神经外科、神经内科、麻醉手术室、急诊医学科多科室。
江夏堂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钱炉灰埕2号文安小学内,系黄氏大宗祠的祭祖堂。黄氏大宗祠由清末南安武状元黄培松倡建,建于清宣统二年(1910),1918年竣工,今仅存祭祖堂和宗亲会馆两建筑。江夏堂坐南朝北,占地面积373平方米,面阔五间,进深八椽,高12.5米,重檐歇山顶,抬梁砖石木结构。顶部中央设藻井,呈斗八形,以层层斗拱叠架而成。祖龛精雕细刻,全部以漆金装饰,底座为青石须弥座。堂内摆放戒尺上书“贫贱不移,威武不屈,富贵不淫,时当不惑”
党员们仔细聆听讲解员讲解黄培松生平介绍,并参观家风家训馆,感触良多。
参观结束后,支部党员在组织委员韩国林主任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诗词
结后语
中华文明绵亘五千多年,留下许多璀璨的文化和珍贵的精神遗产。家训,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以其深厚的内涵、独特的形式,成为优秀的“文化因子”。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个家庭、家族的立世之本,匡世之行和济世之道。从颜氏家训、朱子家训到弟子规,曾国藩家书,一代代的传承和接力,使家风家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枝独秀,进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,成为许多家庭、家族为人处世、从政经商、教育后代的范本和宝典。
黄氏家风家训,包括《黄氏族训二十四要》《黄氏族训二十四勿》、《黄氏宗训》、《黄氏家规》等部分,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。黄氏家风家训主要传递孝、悌、忠、信、谦、廉的理念,如“要孝父母、要和兄第”、“要忠国家、要遵王法”、“堂正诚实、廉洁清贫”等,与儒家文化一脉相承,与颜氏家训、朱子家训异曲同工。家风好,则族风好。古往今来,黄氏家族群英荟萃、人才辈出。如以“孝”闻名的黄香、以“廉”为操守的黄鞠,以“义”当先的黄守恭等,在中国文化史上成为美谈,传为佳话。
“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”,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。:与国京、民族的命运息息息相关,与民风、党风和政风的建设紧密相连。良好的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“磨刀石”,也是低于贪腐的无形“防火墙”。时值反腐倡廉的攻坚期,加强家风家规建设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好家训、培育好家风、涵养好作风,对于预防“家族式腐败”,推进廉政文化建设,打造清正、廉明、公道的人民满意的党和政府,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。公生明,廉生威,只有坚持做到家风醇、作风正、品德端,才能真正实现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远大抱负,成为名垂青史的典范。
作为新时代的医护党员,更应该以此为训,胸怀苍生疾苦,树立端正的医德医风,春暖杏林。
厦门弘爱医院第一党支部
2019年7月11日